close

 國球的眼淚封面.bmp

                        作者:秀霖    出版:大旗出版社  2010/02

  《國球的眼淚》一書以杜哈亞運的感動為序,透過李君山這個棒球路走得坎坷的前職棒投手自述,今昔交錯寫出台灣棒球球員從小訓練過程的艱辛與堅持,以及一念之差涉及職棒簽賭的無辜與無奈。

  除了簽賭,這本書也提及了台灣棒球一些比較畸形的發展,包括戰績掛帥、過度操練,以及球團短視又小氣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或多或少誘發球員誤入歧途的導火線。書中江泰謙與徐總,對棒球的熱愛與堅持並不亞於主角李君山,他們也都不是貪利忘義之人,可是他們都選擇了簽賭,背後的掙扎與忿忿不平,並不是我們這些高喊「愛國球」的球迷可以感受到的。至於心理層面描寫得較少的死者張傳隆,雖然是以一個「簽賭人渣」的身分死去,但是他卻是李君山國中階段最關懷他、也唯一願意指導他的啟蒙教練;而在徐總走投無路受到棒球圈排斥時,也只有張傳隆這個「人渣」對徐總伸出援手。世人是非善惡的單一標準,在看似單純棒球圈,竟變得如此錯綜複雜、難以釐清。

  《國球的眼淚》寫出一對被牽連簽賭的兄弟家破人亡、葬送前途,最後淪為殺人兇手的故事,文字細膩流暢,讓人既感慨又感動。徐總臨終前那句「不要放棄希望」固然令人動容,但是筆者深深感受到這似乎只是作者身為一個熱血球迷的心願。職棒成立至今,爆發了至少五次的簽賭放水案,每爆發一次,球迷就要心碎一次,媒體們也要「全面檢討」一次,問題是,職棒還是一直撐在那兒,聯盟的防堵措似乎不見成效,各地簽賭組頭並沒有消失(頂多是換人),涉案的球員也不見得完全抓乾淨(甚至還越來越大咖)。黑道勢力染指國球行之有年,深入學生球界與國際比賽的傳言也甚囂塵上,即使是棒球的門外漢,也了解幕後黑手一日不根除,國球就一日難以擺脫「黑球」的汙名。在檢調與聯盟無法真正強力掃蕩黑球之際,球迷再多的期待與寬容,只是讓更多組頭與放水球員懷著僥倖的心理前仆後繼。

台灣在世界體壇上,僅有少數項目能佔一席之地,棒球正是其中之一。早在台灣政治還沒解嚴,經濟也居於窘困的60年代,紅葉少棒的一戰成名,讓苦悶的台灣人看到了靠棒球出頭天的希望,也逐漸開啟了日後三級棒球的輝煌歷史,徹夜看棒球國際比賽,更成了當時台灣人共同的美好回憶。

弔詭的是,台灣人一向藐視不重視體育,即使是在大家號稱最緬懷的棒球三冠王時期,以及榮獲巴塞隆納奧運銀牌的當下,台灣人還是只會鼓勵功課爛又愛玩的孩子打棒球,而且大家口頭上不太願意承認這回事。

雖然,職棒的成立讓台灣的棒球看似有了一個制度化的發展方向,但是台灣人只愛看球,卻不以打球為傲,提升球員的數量和素質就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上球團經營球隊的心態也不甚健全──形同賣身的合約、幾個人說了算的領隊會議、精英部隊(其實就是不想養二軍)等等,以及教練們延續三級棒球「戰績掛帥」的短視觀念,台灣球員一路打到職棒,要一直穩領高薪然後安心打到中年退休,除非實力超強、鮮少低潮,又能常保身體健康。現實的是,這樣幸運的球員真的很少。大部分的人,只要受傷休養一段時間,康復後手感無法迅速找回,就得面臨無止境的減薪與坐板凳的厄運,知名度不算高的球員,更是隨時可能解約回家吃自己。如果傷後復出、狀況回隱也不見得是好事,因為「恢復身手」其實也等於是「恢復狂操」的代稱。換句話說,要在台灣職棒站穩腳步,付出的風險和代價實在太大了,只要一時把持不住,或者同儕間互相鼓動,就很容易步入收錢放水的歧途。

很多人認為職棒不能倒,倒了就會斷送無數學生球員的理想(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耐成為王建民第二),但是在賭風甚熾的今天,人氣球隊竟然近一半球員打放水球,其他清白球員的處境,想必是非常無奈而且也必須常常提心弔膽吧!筆者算是悲觀派的球迷,我認為除了砍掉重練,台灣的職棒幾乎不可能在現有制度下浴火重生了。雖然對於清白打球的球員並不公道,但是讓他們長年處於可能被迫放水以及只能對放水隊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困境(礙於同隊情誼不想舉發,或者礙於黑道勢力不敢舉發),這樣難道就對他們比較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湘風斐雲 的頭像
    湘風斐雲

    湘風斐雲無限制空間

    湘風斐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